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:科幻大师追星的正确姿势,就是写一篇同名小说?

Adrian 科幻世界SFW 2024-03-08


美版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在上个周末上映了,作为全球闻名的“侦探女王”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经典作品,这桩谋杀案又一次被搬上了大荧幕。


△ 2022版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电影海报(中国大陆版)


自1937年11月首次出版以来,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捧,其电影改编也是翻拍了一版又一版,终于在今年迎来了又一次翻拍。


△ 图左为1978版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电影海报;右为2004版电影海报


这次改编成功与否暂且不论,在“阿婆”的一众经典案件中脱颖而出、成为她的代表名篇并不断被翻拍的,为什么偏偏是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?这既与小说中经得起推敲的精巧作案手法脱不开干系,也跟让人“吃瓜不停”的故事转折牵扯紧密,但这些在其他阿加莎的小说里也不是独一份;单论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,这部小说的成功离不开一个神秘又迷人的地点设定——埃及。

 

△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(1978)剧照


20世纪初以来,欧洲的埃及考古热潮引发了无数欧洲人对埃及的想象。前往埃及考古的历史学家络绎不绝,出土的无数文物更是惊艳世人。阿加莎本人就曾前往埃及参与到考古活动中,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的创作灵感也来自于她的亲身经历。


埃及和埃及元素一直活跃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。从电影《木乃伊》到游戏《刺客信条:起源》,从侦探小说到奇幻小说,无一不融入了埃及的风光风情。

△ 育碧游戏《刺客信条:起源》


科幻与埃及也碰撞出了众多经典的作品。无独有偶的是,科幻大师康妮·威利斯于1993年也曾创作过一篇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(Death on the Nile),获得了雨果奖最佳科幻短篇小说奖。


不得不提的是,她也是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忠实粉丝,小说中许多桥段都致敬了阿加莎的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。而在康妮·威利斯“牛津时间穿越”系列的《灯火管制》中,她更是直接让历史学家在伦敦大轰炸时期,直接与在医院当护士的阿加莎·克里斯蒂会面——说是“为爱发电”也不为过。


△ 一战中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照片


我翻开那本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,读了起来,心想可能赫尔克里·波洛会知道答案吧。可飞机过于颠簸,书实在读不下去。没看几行,我便感到了恶心。机身又抖了三次,我把刚看完半页的书塞进靠背口袋里,闭上眼,脑子里玩味着谋杀掉某个人的想法。飞机上是完美的阿加莎·克里斯蒂式的凶杀场景。


她的故事里,角色们总是挤在乡下的一栋房子或一座小岛上。在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里,凶杀案发生于尼罗河上的一艘轮船上。可平心而论,若论凶杀现场,飞机比轮船更好。飞机上除了我们,就只剩空乘人员和一个日本旅行团。


——康妮·威利斯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节选


那么谁是康妮·威利斯?对国内读者来说,或许并不耳熟,但说起她“大满贯”般的成就,你们一定会想要一睹她的杰作。


△ 美国科幻作家康妮·威利斯


十一次雨果奖得主,七次星云奖得主(获奖次数与厄休拉·勒古恩并列第一),还多次获得约翰·坎贝尔奖、轨迹奖等科幻大奖,康妮·威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一代科幻大师。


她于2011年获达蒙·奈特纪念大师奖,肯定了她作为科幻作家的终身成就,成为第二十八位被全世界公认的科幻大师,也是少见的女性科幻大师


康妮·威利斯短篇小说有着自身鲜明的风格,故事中常埋下许多措不及防的冷幽默,需要读者细细咂摸,然后会心一笑。


同时她还会在故事中塑造一些说话絮叨的人物,仿佛装作笔下发生的荒诞奇异事件并没有偏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——就算有外星人来袭、地球末日降临,那个角色仍关心着这趟旅途要去哪个景点,这个秋天庄稼收成如何。这使得这些惊奇的故事有了某种让人觉得滑稽的内涵,同时这种幻想与日常的交错将故事带往了未知的方向,让人在不安的氛围中欢笑着走向陡峭的结局。


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故事里,每一个人物都有谋杀动机。丽莎丈夫自离开巴黎以来就一直酗酒;佐伊丈夫则从来说不完一整句话。警察可能会认为他是绷得太久,突然间暴起杀人。或者,他本想杀的是佐伊,而射中丽莎只是偶然。飞机上也没有赫尔克里·波洛会跳出来,揭露真凶的面目,解释诡谲的谜团。

……


“在电影里,就算有人告知,他们都不肯相信自己已死的事实。”我说。“吉萨离开罗有九英里远。”


“你在瞎说什么呢?”尼尔说。丽莎又停了下来,正靠在他身上,单脚着地,抖动着手中的凉鞋。“丽莎的那本推理小说,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?”


“我说的是一部电影。”我回道,“里面的人物同乘一艘轮船,最后都命丧黄泉了。”


“这电影咱看过,对吧,佐伊?”佐伊丈夫说,“演员有米娅·法罗,还有贝蒂·戴维斯。还有那个侦探,他叫啥名儿来着?”


“赫尔克里·波洛。”佐伊说,“是由彼得·乌斯蒂诺夫饰演的。金字塔从早八点到下午五点对外开放,晚上还有彩色泛光灯的声光表演,用英语与日语进行讲述。”


“线索到处都是,可他们却选择忽视。”


——康妮·威利斯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节选


△ 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英文原版


而日常的反面,是尖锐冰冷的现实。康妮·威利斯的故事总是具有反转的一面,就连再日常的故事背后都可能露出诡异让人心惊的一角:念叨着一直没来做客的好友,其实早已灭门;热闹的旅行团其实正被引渡至冥府。正如康妮·威利斯自己在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小说的后记里写道:


说不喜欢恐怖,其实并非实话——我热爱恐怖,只是不喜欢“那种”类型的恐怖。我喜欢的恐怖故事里虽没有可以名状的可怕事件发生,却依旧能让读者毛骨悚然。


那种故事里没有恶魔怪兽,也没有利器刺穿身体、各种内脏涌出,只有一座静谧友善的美丽小镇、一条白裙子、一团毛线,或是一艘昏暗废弃的远洋班轮在战时独自横渡着大西洋;或是一个女人站得笔直,一动不动,从湖的另一端直直地盯着你。


——康妮·威利斯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后记



康妮·威利斯的小说同时日常得让人觉得有些“添堵”。


想做的事总是事与愿违,想要抵达的地方永远在不远的前方,想得到的东西就算得到也与想象的大相径庭……


正如我们想要“摆烂”的生活一样,康妮·威利斯的故事中没有幸运儿,没有得天独厚的主人公,甚至没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科幻设定。她将我们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加以变形,然后重组成披着普通生活“外皮”的科幻故事,就像切开平平无奇的石皮,暴露出里面无价玉石。她笔下的都是普通人,她笔下的科幻都是以故事本身取胜的作品。


说了这么多,其实只是为了预告今年的新书——《康妮·威利斯杰作选》


 

△《康妮·威利斯杰作选》(外版封面)


康妮•威利斯的小说精彩绝伦,既有怪诞的喜剧,又有深沉的悲剧,还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、尖端前沿的科学知识、令人难忘的人物角色融于一体。


如果你也喜欢康妮·威利斯这位科幻大师别具一格的风格,想要知道她如何化日常为奇观,将科幻和生活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,想要踏上一趟荒诞的时空之旅,务必不要错过这本书。


在即将出版的《康妮·威利斯杰作选》中,收录了康妮·威利斯最具代表性的十个短篇故事,皆为雨果奖或星云奖获奖、提名作品,囊括了“牛津时间穿越”系列第一篇作品《烈火长空》(Fire Watch),雨果奖、星云奖、轨迹奖三奖作品《即使是女王》(Even the Queen),雨果奖、星云奖双奖作品《最后的温迪巴戈》(The Last of the Winnebagos)等等经典篇目。书中同时包含作者自序,并在每个短篇后都增加了作者的后记,另外还收入了威利斯的三篇公众演讲,是了解这位优秀作家的完美入门读物。


△ 左为《烈火长空》英文版书封,右为《即使是女王》英文版书封


说了这么多,希望大家能吃下这枚安利。以及,希望不要日后追着编辑问:


《康妮·威利斯杰作选》今天出版了吗?


——它,今年一定(大概)会出的。



噢,以及康妮·威利斯的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里,关于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的最后一个彩蛋:


他从包里摸索出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,递给了丽莎,她像佐伊翻阅汇率表一样翻了一会儿,然后读了起来。


“凶手是那个妻子。”我说,“她发现了自己丈夫的不忠。”


丽莎瞪了我一眼。“结局我早就知道了.”她毫不在意地说,“我看过电影。”可还没过半页,她就将书封面朝上搁在了旁边的空椅子上。

……


关于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的结局,我对丽莎撒了谎。在小说里,       (防剧透专用)才是被杀害的人。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场景:他们犯下了滔天大罪,而我此时正躺在雅典的酒店里,太阳穴处被火药灼伤,血迹已经发黑。这么说的话,我是唯一身在此地的,眼前的丽莎和尼尔不过是伪装成他们模样的半神。抑或是魔鬼。


金字塔背后的天空变成了紫蓝色,漆黑的塔身在那天空的映衬下勾勒出平矮的轮廓。


△ 电影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(2022)剧照


编辑 | 菊花 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:科幻大师追星的正确姿势,就是写一篇同名小说?

Adrian 科幻世界SFW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